小组讨论主持工作原则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小组讨论主持工作原则

打印

中欧社会论坛试图在中国和欧洲社会间创立一个深层接触、精神沟通的 平台。旨在促进两个社会广泛而持续的对话和理解,以期携手应对人类社会 大变迁中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欧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士聚集论坛,从每 个人的自身经验和所处社会的历史性出发,探讨双方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思想的交锋和集体智慧的启迪中创造共同知识,提出回应性和前瞻性的行 动方案,开展必要而可行的计划,探索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升唯一人 类性的认同意识。

一、中国和欧洲社会间的全面对话以兼顾多样性和统一性为特征

多样性与统一性:

多样性体现在论坛包容了众多的社会职业组与主题组,每个小组由十余 位中欧参会者组成,保持小规模,以便在参会者之间进行真实的和个性化的 交流,并能够就本小组领域的特殊问题进行深入。这一组织方式既能够使小 组中的中欧参会人通过相互倾听、换位思考而加深理解,也能促进各自的思 考。 统一性通过整合各小组的思考成果加以体现,尤其是在大会进行期间。 整合的目的在于共享各个不同领域小组的成果,使大家能够在一种共同的视 野下对待每个社会面临的特殊挑战、中欧面对的共同挑战以及中欧长期合作 中的关键因素。

长期互动的过程:

两个社会间全方位对话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程的长期互动和面对面的双年 聚会的交替进行。每一次双年聚会都应当是长期互动的总结时机,并启动下 一阶段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

从论坛这两个特点出发,产生了四个用于指导小组主持工作的原则:

  • 1、各小组从筹备工作中汲取营养。小组应当做好事先准备,包括了解 往届双年聚会的成果(若该小组已经存在),征集现在小组成员的建议思考。
  • 2、小组主持具有开放性。参会人不得阅读事先备好的文稿,而是要做 到真正自由交流和真诚的相互倾听。
  • 3、为对话的持续进行设计前景。小组的总结应当能指导并激发今后两 年对话的方向,其中包括有助于相互促进、充实的具体展望。
  • 4、小组的工作应当为大会的集体思考提供营养。 本指南提出基本定位,具体说明请参照附件《小组风格、主持方法和成

果,常见问题》。详细说明为:

  • 1、各小组从筹备工作中汲取营养。 其中包括四个内容:
    • a)由中国和欧洲小组长准备的主题说明;
    • b)如2007 年小组的总结(若该小组当时已存在),此总结应当与2009 和2010 年的小组 工作承前启后;
    • c)小组成员在论坛网站上提交的文献(包括10+10 资料概要);
    • d)第二届双年聚会的总结:《中欧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 2、小组主持具有开放性。 中欧小组长应对主持方式达成一致。在附件中提到过多种方法,例如:
    • a)所有参会人轮流发言,对已提出的各种议题进行自由表述;
    • b) 每个参会 人独自思考,形成思路(所谓“便笺法”或贴纸条);
    • c)就每个主题轮流发 言…… 总之,请避免冗长的导言式发言和独白,一切旨在促使个体间的当场交 流,也可将小组在某个时段分成微型组(当然在翻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3、为对话的持续进行设计前景。 每个小组无论选择怎样的主持方法,都承担着“成果义务”:
    • a)形成一定数量的体现小组特色的基本问题的共识;
    • b)梳理中欧最丰富及 最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
    • c)为上述问题在中国和欧洲未来的深化的思考确定 基本取向;
    • d)为相互促进对话的持续展开界定初步的具体方案。
  • 4、为大会的整体思考做贡献。 大会的整体思考的前提是,大会期间小组成果的再现将采用一种规范化 的形式以便对不同的80 余个小组进行综述。这一小组成果的标准化再现体现 了寻求参会人之间共识的目标,该要求确定了小组两天的工作取向,并促使 小组适应以下两种再现的工作方式:
    • a)自由再现,这一点反映了交流的丰富性、可能存在的分歧和观点的多样 性,这种自由再现应当尊重查达姆研究所规则(The Chatham House Rule):“引 文不透露姓名,以保证所有人的言论自由”。
    • b)标准化再现,用于大会的讨论和总结。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将对
    • c)点进行详细说明:

二、 大会期间小组工作再现框架以及小组主持的定位方式

每个小组向大会做出两种不同的贡献:

  • 1、小组工作全貌的再现 各小组向大会再现自己的工作成果,以便与同一综合组内的其他小组的 观点进行对照。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所有小组按五大范畴构成九大综合组, 名单见后。 为此,论坛建议采用集体思考的过程法,在黑板上用中英文将小组循序渐 进讨论的四项任务列出: 梳理最关切的问题 , 提炼最丰富的经验 , 对未来进行展望 , 提出具体的初期行动方案 。 无论小组主持人采用哪一种主持方法,小组讨论结果的再现都应借用一 种标准化的书写格式:表一,最关切的问题;表二,最可借鉴的经验;表三, 具体行动方案。 保证足够的时间对丰富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出5 至6 个至关重要的问 题、几点展望和具体行动方案,如果需要,可以介绍几条最具借鉴性的经验, 这不是大会综述的内容,却是相互交流的内容。 围绕5、6 个关键点将各种各样的思考进行归纳、梳理,对调动集体能动 性具有极大的益处。在此,各组组长仍然可以自由选用主持方法。例如,将 参会人的各种陈述收集起来,分成微型小组,对这些陈述进行同类合并和综 合梳理。重要的是,这一工作需要小组全体成员集体完成,而不是由少数几 个人撰写小组成员无法认同的综述。
  • 2、小组针对中欧面临的共同挑战做出的贡献

这是一项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操作,即便使用的是同样的素材。 第二届论坛的成果之一是提炼归纳出中欧社会共同面临的四个挑战:

    • a. 模式挑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
    • b. 价值挑战:如何做到在开放与现代性中保持自我身份;
    • c. 治理挑战:如何进行参与性的全方位的治理
    • d. 角色挑战:中国和欧洲如何发挥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 组长向参会人提出的问题是:为迎对上述四个挑战,我们小组能做什么?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同样的总结方式:在集体讨论之后,以短句的形式, 鉴别和梳理出哪些思考有助于我们应对上述四大挑战。 针对每个挑战提出的应战策略不易超过5 个。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 参会人都需要“填格”,当某个小组对于某个挑战无话可说时,则可不予表述。 小组期间的工作总结也可形成一个声情并茂的报告,可用于之后的出版。 但为了可操作性的原因,大会的讨论和综述只使用通过简表做出的标准化的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