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在沪举行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在沪举行

打印

3月23日,“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欧交流与对话”圆桌会议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此次圆桌会议由中欧社会论坛(CEF)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汇聚了16名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对话者,并吸引了众多听众。

此次讨论会共分为4部分,分别由T41d“城市发展与治理”小组中方组长章仁彪教授,欧洲新城镇平台主任Pascaline Gaborit女士,T41e“城市, 交通, 能源”小组中方组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T41a“城市和谐小区设计和规划治理”小组欧方组长、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FPH)项目官员Julien Woessner先生主持。

章仁彪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并回顾中欧社会论坛2010双年聚会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大组讨论。章教授特别提到,中欧参会人进入开放的沟通过程,期间有共识,也有分歧,对中欧多元交流寄予肯定与期望。章教授强调,在对话与交流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注重“己所欲者,亦勿施于人”。

伍江副校长代表同济大学致欢迎辞。他就会议主题谈了看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续发展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土地使用问题。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为51%,相对比较低。城市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人口迁移的问题,更是文明的质的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包含伦理之间的协调。

Julien Woessner先生首先代表FPH和CEF感谢同济大学和各位参会人,他表示,很高兴看到并参与小组的持续活动,小组是中欧沟通交流的基石。他的发言主题是《从雅典宪章(1933)到奥尔堡宪章(1994):关于欧洲城市发展的讨论中的一些核心元素——“可持续城市”概念的体现》,细致梳理了60多年“可持续城市”概念在欧洲产生与运用的历程。

潘海啸教授系统而概要地介绍了未来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潘教授强调,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未来。

Pascaline Gaborit女士与Edoardo Guglielmetti先生通过《可持续城市:新城,城市的发展与协作》,与大家分享了欧洲新镇平台(The European New Towns Platform, ENTP)的案例。她指出,欧洲新城发展了30-50年,集中运输系统和多地区平等发展是最初关注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形态和人口形态改变,新工作机会入驻新城等问题,城市治理要点也改变了。Guglielmetti先生介绍说,他们现在开展中印合作的平台是欧印中心,而开展中欧合作的平台是中欧社会论坛,以组建全球设计工作坊的形式,将城市领域专业人士、其他领域专业人士、学生等集合在一起,共同探讨城市规划等议题。

T41a“城市和谐小区设计和规划治理”小组中方组长、北京优思美地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林东先生的发言主题是《礼失求诸野——重返自然之道》。他认为,中国文化在乡村。他现场分享了广西三江侗族聚集地的村落建设,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中国传统建筑基本上无基础,即不需要向地底打根。这种建筑对地底破坏极小。他强调,未来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应该同城市连接起来。

城市和农村的研究-城市语言中心设计师、编辑Harry Den Hartog先生通过《上海周边新城》分享了三个案例,他再现了上海150年从乡村海港发展到今天的国际大都市,由1843年的静态起始,到1949年的停顿,到1979年的再度焕发活力,再到2001年的突飞发展。他呈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景象:矮房子被高楼大厦取代,农田被现代建筑占领,农贸市场被大型购物中心取代等。

T41b“老城保护与更新”小组中方组长、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硕副院长的发言主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探讨》。他认为,未来的可持续城市规划要融合多门学科和专业,也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建筑师Remi Ferrand先生以火车站的规划引入《城市增长边界》的讨论。他非常重视连续绿地或绿带对城市的作用,尤其在城市边缘地区。洛杉矶的城市规划或纽约的城市规划是否适用于中国城市,必须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考察结果为准,如中国城市与乡村鲜明划分就非常不同于欧洲。

来自康奈尔大学的Roger Trancik教授第一次参加中欧社会论坛的讨论,他从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作了题为《环境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跨学科研究》的演讲。他强调,城市不再是物件组合体,而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教学、研究、实践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现场工作模式,并尊重自然与文化传承。Trancik教授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城市规划家。1986年他写下了著名的《寻找失落的空间》,这本书曾三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同济大学城市社会学研究所张俊博士主讲《人行道公共空间与社区建设》,通过他多年研究发现,在上海居民居住空间较为狭窄的现实下,人行道上不仅作为交通空间存在,它更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城市公共空间分布规划显得格外重要。

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乔延军主任以自己居住在城市中的一系列担忧和恐惧开场,他的“幽默”引来与会者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却很直接地指出了上海乃至中国大城市面临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他指出,上海地铁70%的员工在30岁以下,没有任何轨道交通专业知识;上海交通枢纽集公交、轨道交通、出租、长途客运,人流、物流非常集中;上海有超过14000座十层以上建筑,像一个高楼森林;上海还是玻璃墙最多的城市。他表示,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必须直面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地产学系的陈汉云教授(CHAN Hon-wan, Edwin)通过香港案例讲低碳城市。他说,很多人说去香港学习经验,但香港人会告诉你——香港的成功根本是一个意外。他指出,人们很少把香港看作是家,而把它当成一个“过渡地”。香港没有发展“社区空间(community space)”。香港的城市规划真正是从1992年开始的。陈教授中、英、粤三语发言,在中欧社会论坛的平台上是特殊的。这引发了我们对论坛平台上对话语言使用的思考。

与会嘉宾在第四节会议中就小组可能的合作项目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都期望建立起良好的对话、合作机制,以期小组成果得到不断积累。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T46c“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的角色”参会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彭勃教授;上海城市管理学院王震国教授;同济大学城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黄怡副教授;项目助理Lahery Lauriane女士等。

此次会议还得到了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的支持。

同一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