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在澳门举行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在澳门举行

打印

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在澳门举行
2013年1月23日

2013年1月21、22日,首届“澳门中欧高端对话”在澳门科学馆会议厅召开。此次对话由中欧社会论坛、澳门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协办,旨在利用澳门的传统地理优势,深化中西之间的理解、交流与合作,打造汇聚中欧优质资源、多方参与、锤炼共识的思想平台。

来自中国和欧洲各地区的思想大师、外交使者、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约50人共聚澳门,一同围绕“澳门与中西对话”、“欧洲危机与中国转型”、“欧洲和平与东亚和平”三大主题展开对话。凤凰卫视震海听风录栏目、腾讯网为此次活动提供媒体支持,人民网强国论坛对部分参会嘉宾进行了专访并搭建专题页面,并在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将现场的对话内容实时发布,同网友展开互动。

图: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1月21日上午九时,本次对话活动通过播放欧洲理事会范龙佩主席的录像致辞正式拉开帷幕,并由代表欧盟驻世贸组织前大使保罗‧张万亭的巴黎政治学院德拉诺瓦教授、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副理事长陈越光先生,以及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委员钟怡女士分别致开幕辞。范龙佩主席表示这次对话有助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相互了解,并预祝对话成功举行。德拉诺瓦教授相信会议有助促进中西意见交流。陈越光副理事长则肯定会议的举办为与会者提供退而远瞻的中欧发展新视角,而中欧关系唇齿相依,如何加强两者的紧密合作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钟怡委员致辞时表示,在中欧关系日渐紧密的今天,澳门作为双方对话交流的平台角色日益突显,而澳门本身也通过与欧盟在法律、翻译、经贸、文化艺术和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促进中欧双方通过澳门进一步了解彼此;她并希望通过此次高端对话,能让中国与欧洲的交往推向更高和更新的层次,同时能使中欧社会论坛的宗旨──“推动公民参与,共同思考未来”的重要理念得以贯彻,为澳门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以促进澳门的公民社会建设更进一步地发展。

图:欧洲理事会范龙佩主席通过录像为会议致开幕词

其他出席是次对话的中外嘉宾和本地代表阵容强大,包括欧盟驻世贸组织前大使、中欧社会论坛创始委员保罗•张万亭教授,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陈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主任于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新宁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秦晖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杨富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日本驻希腊大使北村隆则教授,科英布拉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曼努埃尔‧波尔图教授,国际军事网络协调罗桑伯格上校,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伦理中心主任杨煦生教授,澳门欧洲研究学会主席麦健智先生,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魏美昌先生等。而这次对话亦特别邀请了多家海内外著名媒体的代表,例如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腾讯网燕山大讲堂主持人杨子云、《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恒均博士等莅澳与会开展对话,众多嘉宾通过分享和借鉴各国社会的发展经验,探索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共同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图:主礼嘉宾,从左至右:于硕博士、陈彦博士、钟怡女士、陈越光先生、杨煦生教授、德拉诺瓦教授

主题一:澳门与中西对话

开幕式结束后随即开展对话。首场以“澳门与中西对话”为题,探讨澳门作为近代西方世界通向中国的第一扇大门在中西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今中西之间的新一轮对话与合作正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序幕,如何进一步发挥澳门的优势,使澳门成为中国内地与欧洲大陆之间另一个深层次的对话沟通平台成为与会嘉宾的对话焦点。

图:主题对话一:澳门与中西对话,从左至右:《成都日报》评论员周晓翔先生,杨富雷教授,杨煦生教授,于硕博士,陈越光先生,中山大学哲学系吴重庆教授,麦健智先生

澳门体现了近代欧洲变迁

杨富雷教授称,实际上传教士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本意并不是来对话的,但是因为他们来到中国,对话恰恰就这么发生了。杨煦生教授认为当时中西方把对方作为精神上的对象,真正企图进入对方的价值世界,使对话真正得以开始。今天我们来到澳门,实际上是一种对话精神的重温。在谈及澳门的变迁时,于硕博士说,澳门相当一段时间作为进出中国的唯一门户,也是欧洲人进入中国的落脚之地,等待每个月两次与珠江上的人进行交易,它从历史的意义上说已经说明其重要性。澳门体现了近代大的欧洲变迁,新大陆的开发、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民族国家的建立都在澳门有体现。她希望澳门可以成为走出第三次经济人相逢的阶段,走向第四次相逢:生态人相逢。

图:于硕博士发言

中欧关系需创新思维面对

欧洲正面临着欧债危机,中西之间的对话显得更加重要。澳门欧洲研究学会主席麦健智先生表示,中国人认为欧洲越来越不重要了,中国人会认为欧洲基础不稳固等,这些都是误解。中国和欧洲要建立战略伙伴的话,必须增进相互了解,所以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欧之间要有创新的思维来面对中欧之间的关系。

图:澳门欧洲研究学会主席麦健智先生发言

媒体互动:澳门人需要建立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建构

腾讯网燕山大讲堂主持人杨子云女士主持了之后的媒体互动,共同探讨“澳门学”以及澳门的发展方向。于硕博士认为,澳门有特殊的中西交流史,其他地方没有;澳门人需要建立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建构,去掉赌城的符号;澳门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在澳门可以做真学问。

图:媒体互动环节,左一:杨子云,左二: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魏美昌博士,左三: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院艺术与语言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洪慧女士

谈及澳门,不得忽视的就是博彩业。博彩业为澳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亦为澳门带来了问题。澳门亚太拉美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魏美昌博士认为,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是,赌城的形象非常负面,不是文化之城。非洲民众不知道澳门,以为是香港的一部分。澳门跟非洲和拉丁美洲还没有建立比较好的贸易渠道,了解那边环境的人少,精通双边情况的人更少。澳门不引进,把门关得死死的。这要问政府,他们是怎么考虑的。现在信息传播非常快,应该用新媒体传播澳门。澳门主导企业家赚钱,还要引导他们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学术机构没有把门打开,宣传力度不够。

主题二:欧洲危机与中国转型

第二场对话则以“欧洲危机与中国转型”为讨论主题,与会者围绕处在欧债危机困局的欧洲和中国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努力寻找实现社会转型的突破路径。

图:主题对话二:欧洲危机与中国转型,从左至右:杨恒均博士、德拉诺瓦教授、秦晖教授、宋新宁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澳门大学访问学者Thomas Christiansen

中欧都面临经济增长与福利制度之间的问题

对于欧债问题,宋新宁教授认为,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是个别国家的问题,他不认为欧元或欧洲存在多大的危机,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欧洲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它的问题,但不能下定论说欧洲现在的福利制度就走不下去了。欧债问题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危机,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夸大它的需要。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更大程度上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图:宋新宁教授发言

欧洲面临债务危机的同时,中国也面临转型问题。秦晖教授认为,关于税收与福利,中国的问题和西方的问题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的问题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中国的问题是:马山珍海味都吃,但就是不跑。中国的下一步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国人,也有利于世界,否则不仅中国有问题,全世界都有问题。不能否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特点能在全球化中胜出,但是这种特点的胜出不是中国的胜出。现在中国的福利分配起到的是扩大不平等的作用,而不是缩小不平等。现在扩大不平等的功能有弱化,但依然没有改变。

图:秦晖教授发言

在澳门大学做访问学者的Thomas Christiansen先生称,“过去几十年我们以为我们内部非常团结,但是危机流露出我们并没有实现社会的一体化,欧洲各国之间还存在较大的隔阂。欧债危机跟中国有什么关系?我发现确实欧洲和中国面对的挑战是有关联的,对政府是个挑战,对民主是个挑战。欧洲和中国都会强调经济增长和福利制度,到底应该强调欧洲模式还是中国模式呢?我们都面临着这种压力。”

图:Thomas Christiansen发言

媒体互动:很多事情我们努力便可能有

《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主持了媒体互动环节,科英布拉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曼努埃尔•波尔图教授和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宋卫清教授,与参与该主题对话的嘉宾同媒体展开了互动。

图:主题对话二的媒体互动环节,左一:《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新望先生,左二:曼努埃尔•波尔图教授,左三: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宋卫清教授

台下有媒体代表对中国的转型与未来提出思考。秦晖教授回应:“我觉得历史的不确定性很重要,很多事情我们努力便可能有。国家的演变是很难预言的,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也许就可能了。在中国,我们只能讲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很难讲这样的努力是否可能成功。”

主题对话三:欧洲和平和东亚和平

22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场对话以“欧洲和平和东亚和平”为题展开。与会者认为和平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时代主题和追求,如何促进真正的和平有赖各国加强合作和沟通,而欧洲推动和平发展的经验将为实现东亚的永续和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图:主题对话三:欧洲和平和东亚和平,从左至右:邱震海博士、保罗•张万亭大使、曼弗雷•维尔纳•罗桑伯格上校、北村隆则教授、岭南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张伯汇博士

保罗•张万亭大使认为和平是最重要的,他指出“之前如果欧洲各国之间要打战比较容易,因为国与国之间有疆界,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疆界变得模糊了。重要的不仅是政府之间要去促进和平,公民之间也要每一天去巩固。当然仅仅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不能够避免战争,和平是要在每天的生活去不断地去巩固的。欧洲有五亿人口,所以我们要尽力去做一切的事情,要有同等的机会去发展。”

图:保罗•张万亭大使发言

来自国际军事网络协调的曼弗雷•维尔纳•罗桑伯格上校认为,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其实不是和平,即便各国没有宣布战争,但是一直存在潜在的战争威胁,所以我们必须缔造这样的氛围,没有爆发战争并不能确保永久和平,和平是需要创造的。

图:曼弗雷•维尔纳•罗桑伯格上校发言

随后,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中欧社会论坛创始委员陈彦博士,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王建伟教授与上述嘉宾一起参与了《新京报》文化部主任萧三郎先生主持的媒体互动。

图:主题对话三的媒体互动环节,左一:《新京报》文化部主任萧三郎先生,左二:陈彦博士,左三: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王建伟教授

会议最后,钟怡女士、保罗•张万亭先生、陈彦博士分别代表澳门基金会和中欧社会论坛致辞宣布会议圆满结束。主办方感谢嘉宾的参会与精彩对话,并希望能够保持对话的精神,跨越重洋,携手应对人类社会大变迁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图:钟怡女士致辞

图:保罗•张万亭大使致辞

图:陈彦博士致辞

与会者对这次对话的意义和成效高度肯定,这次对话在十分热烈的讨论气氛下圆满结束。而部分嘉宾于23日移师香港,在香港理工大学继续参与“欧洲人文主义 协助精神反思”研讨会,对相关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