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现实作用与农村改革的选择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现实作用与农村改革的选择

况荣平

2009-5-7

奥一网网络直播演讲稿

今天,主要谈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现实作用,不涉及它在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影响。 

首先,我想强调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的总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口规模2008年底,13.28亿)和农村人口规模(7.21亿,占总人口54.29%)。虽然中国的人口密度不是最大的,但这两种人口规模决定了其特殊的规模效应和后果,进而与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的改革方向和进展都有密切的关联。

  在这样的总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口规模条件下,如何评价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关系到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进展,当然也就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成败。如果我们看不到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就会把这种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简单地看成一种落后的东西,应该抛弃的东西。

从过去三十年直到现在,除了保留下来的农垦系统和建设兵团的情形外,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其作用不应该忽视。

第一,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这是大家公认的巨大成就。到2007年,中国的粮食生产达到五亿吨,约为世界粮食生产的1/4。大家在分析中国粮食增产稳产的原因的时候,都谈到了国家农业政策、科学技术、农业投入等因素的作用,但往往忽视了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以家庭承包为特征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的粮食生产的奇迹就是在这一平台上产生的。同时,正是这种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自给自足的特性保证了庞大的农村人口粮食供给的自主和独立,进而对粮食市场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中国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和种质资源、生态环境和土壤性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诚然,我们农村的资源环境也在恶化,但与大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相比情况要好得多。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大量生态友好的传统农业方法仍在使用,农家肥使用普遍。在土地生产力方面,中国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同样达到很高的水平,即使在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水稻单产也在600-800公斤,而且套种复种指数都很高。

第三,中国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劳动生产率的确很低,但在中国人口规模和社会不能提供足够就业的条件下,它解决了大量的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中国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的贡献和作用应该远不止这些。不少的外国学者说,中国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有许多方面值得总结,值得学习,值得推广,并告诫我们不要简单模仿外国的“现代农业”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我想我们应该思考这种说法,至少现在不要简单地把这种小规模农业生产系统当作绝对落后的东西抛弃掉。

话虽这样说,推动农业公司化规模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农业公司化规模化似乎是个方向,专家学者也给出了许多大道理。但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总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口规模,无论对于什么制度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想按着中央的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着力创新农村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好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农村社区和人文环境建设,保护好农村资源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别”,保持乡村特色,可能是在一定时期内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This document in different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