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申继亮 王兴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中国妇运》2007年第6期

从认知和人格两个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创造力水平与城市儿童无差异,显著高于农村儿童;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同农村儿童无差异,并显著低于城市儿童,流动与否、流动时间长短对儿童的总体自尊水平都没有显著作用;流动带来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还是令人欣慰的,并没有像舆论宣传的那样“问题重重”。

研究发现,在智力、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上,不仅存在城乡差异,且在流动与非流动儿童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人格因素——开放性上,仅存在城乡差异,在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此现象研究者认为,随流动和流动时间的增长,给儿童带来的是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创造性思维,而对个体人格方面(如开放性)影响不大。尽管流动带来了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但由于父母采取不利于儿童自尊发展的教养方式(采用更多“惩罚严厉”,更少“温暖理解”),所以使得流动儿童的总体自尊水平与农村儿童相比没有提高。

研究认为,要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只在客观环境上做文章是不够的。放宽入学条件、改善师资力量当然要做好,但同时要重视主观因素,如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对子女不合理的教育期望、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等等。应正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流动儿童作为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也会长期存在的现实,鼓励农民“闯世界”,鼓励流动,但也要避免流动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正视流动儿童的发展现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政策,积极宣传进步理念,使这个缺乏发言权的阶层,不必再以“社会问题”的方式来唤起人们的关注,这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