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

尹绍亭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地域和民族文化又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 地域和民族文化在以往被丑化、消化、同化、涵化的基础之上,又被严重地异化、伪化、和商化,同时,文化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被也无情的摧残、污染和破坏。因此,如何抢救、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如何维护、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使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地持续发展下去,便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工业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化和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许多时候,人们需要到传统知识中去寻求平衡、和谐以及解决问题的良方。文化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一种渐变的形式,是自我的基础上,通过与他者的接触,发生互动和涵化,逐渐衍生新的景象,具有在我保护与传承的机制。把传统文化定义为 “资源”,以商业的角度开发利用,使传统文化被改造、伪作、包装、宣传和销售,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人们还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的地区,提倡文化生态的保护,应考虑文化生态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既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也要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化保护,把保护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谋求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

民族生态文化村就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力求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模式。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理论是在参考和借鉴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采取就地保护的传承方式;强调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自力更生和自我主导;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既要重视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继承,还要不断的吸收外界和现代化的优秀文化,两者相结合;重视文化及其生态的保护,同时注重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