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

巫达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彝族”这一民族称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出现。历史上由于分布区域的差异,各地彝族的自称与他称有一定差异,从而使同为“彝族”的人们之间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根据人类学族群理论及文献、中国族群认同研究现状及凉山彝族文化研究三方面成果,将彝族视作一个“隐形的组织”和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并探讨了彝族族群内外的边界划分;最后回答了“谁是彝族”的问题。

彝族社会文化变迁部分由两个章节构成。其中族群互动与彝族社会文化变迁概括性介绍了凉山彝族社会本来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后来由于彝汉族群互动,加速了彝族社会变迁这一过程。而推动彝族社会变迁的因素一个是20世纪初叶的鸦片种植泛滥;另一个是贩卖人口后大量汉人融入彝族。从“尔普”看彝族社会文化变迁则探讨了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变迁情况。“尔普”作为一种礼物交换形式,由传统的维系宗族亲属组织纽带发展成为以同乡为单位的群体纽带,甚至出现跨越彝汉族群的形式。作者认为“尔普”文化形式的变迁过程是彝汉文化相互涵化的结果。

彝汉族群关系的理论阐释运用真实冲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公平理论、相对剥夺理论、族群关系五阶段论等,分别阐释甘洛彝汉族群关系,讨论彝汉间族群冲突原因及现状,总结彝汉族群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揭示彝汉两族杂居及聚居地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彝族的等级边界与族群边界则运用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去解释凉山彝族的等级分层现象。作者认为凉山彝族最早的血缘等级,只有“诺伙”(征服者族群)和“节伙”(被征服者族群)两个等级。该血缘等级分类起源于征服族群与被征服族群的差异,即“诺伙”瓜分了“节伙”的土地,并占有了原土地所有者,使之成为自己的属民。

因此,“族群互动促使社会变迁,而社会变迁凸显文化认同及认同建构”的中心论点。从文化认同上看,凉山彝族的社会与文化均在变迁中,许多彝族已不再实践彝族文化,但即使在文化上接受了汉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其族群认同还是得到继续延续。即得出贯穿本书的另一分支论点:“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不是重叠的,并不是说文化上转用了其他文化,就一定会在族群认同上转向其他族群”。